中医药文化
中医文化园
中药文化园
中医养生园
您现在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医院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文化园 中医文化园

中医别名“杏林”的由来

2016年01月27日

  “杏林”典出东汉末年的神医董奉。董奉字君异,福建人,与三国时南阳的张仲景、谯郡的华佗齐名,并称为东汉末年“建安三神医”。在董奉传奇般的一生中,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是他在庐山悬壶济世的一段佳话。
  在《神仙传》第十二卷中记载了董奉治病救人的这样一个故事:奉居山不种田,白日为人治病,不索取诊金。如遇危重病人,治愈后,让患家栽五棵杏树;看好轻病,只须栽一棵杏树。他每天门庭若市,前来求治的人很多,几年之内,杏树郁然成林,达十万株之多。远远望去,林深树密,茂盛葱郁,无边无际。春季繁花似锦,夏月浓荫葱葱,挂在树上的杏仁果实沉沉甸甸、金黄灿烂,令人目不暇接、心旷神怡,引来山中百禽群兽玩耍游戏。杏子熟了,他在林中盖了个草仓,告示人们说:“欲买杏者,无须奉告,但将一升谷子留下,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就行了。”有时会有贪心者,少留了谷子而多取杏子,林中老虎会追出来吼叫,贪心者大受惊吓后急忙将多拿杏子倒在路旁,回家后一量所得,杏子与谷子正好相等。或有人偷杏,老虎会赶到此家,使家人将所偷之杏立即送还,叩头谢罪,虎乃饶之。奉将杏子换来的粮食,赈济贫困人和旅途盘缠不足的求医人。这样,他的杏林帮助赈救了无数生命。
  之后,人们看到杏林,便联想起医德高尚、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,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“杏林”。提到“杏林”,便知医事。古往今来,“杏林春满”、“杏林春暖”成为病家赞颂医家医德高尚、不计报酬、医术高明的常用语。